爲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密切聯系學生、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爲學生們排憂解難,10月12日下午,學校黨委書記張志坤深入馬克思主義學院,與聯系班級和黨支部的學生座談交流,2022級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全體碩士研究生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第一黨支部的部门學生黨員代表參加座談會。會議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蘇志剛主持。
張志坤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塞罕壩精神”爲切入點,結合學校70年的建設發展以及東林在未來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爲生態文明建設、振興東北多作貢獻,與學生們進行了深入交流。
張書記指出,東林經過70年的沈澱,形成了具有東林特色的文化,總結出了東林獨有的精神譜系,“人拉犁精神”“鶴魂精神”“鹦哥嶺精神”,是幾代東林人砥砺奮進、擔當有爲,守護綠水青山的真實寫照,是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作爲青年學生,尤其是東林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更應積極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東林47位投身塞罕壩荒原變綠洲的校友爲榜樣,鼎力大举弘揚“塞罕壩精神”,全面理解和掌握生態文明思想對東林的建設發展、如何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將習近平總書記對高等院校和廣大師生寄予的深切希望,轉化爲不懈努力和擔當使命的不竭動力,轉化爲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的實際行動,爲東北振興和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東林學子應有的力量。
座談交流中,張書記就學生們提出的將來作爲一名思政事情者如何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术,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如何處理好師生、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如何平衡日常具體事務與科研事情之間的關系;青年學生如何敢發聲、發好聲;如何在目前的就業壓力下,好就業、就好業等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
張書記指出,作爲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要在學習上多下功夫、下狠功夫,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知識儲備,大量閱讀經典著作和曆史文獻,從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中罗致養分,只有將講理論和講故事有機結合起來才气成爲一名優秀的思政事情者;要從個人的興趣愛好入手,深入挖掘自身的內涵和潛力,努力學習掌握各種技术,爲走向社會做好身心准備。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思想認識,珍惜大學中難得的學習時間,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抓住一切可以鍛煉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機會,在寫作演說、組織協調、待人接物、溝通交流、科研創新等各方面平衡發展。要做到以“誠”待人,勿自欺、勿欺人,懂奉獻、有愛心,作明人、作善人。要學會明辨是非,在區分差异性質的問題和矛盾,明白思想認識和價值立場之間區別的基礎上學會發聲、敢于發聲、善于發聲。要處理好遠大目標和腳踏實地之間的關系,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切合自身發展的目標,在就業時自強自立、徐圖遠謀,不爭一時得失。
